推動立法──社會輔助制度草案
2010/06/10
社會輔助制度是「人生馬拉松的補給站」……
中產階級在財團的威脅利誘下,罹患「斯德哥爾摩症」……
資本主義社會貧富愈發擴大,精神壓力大,即便是社會菁英、中間份子也容易失眠、憂鬱、躁鬱,而導致家暴、離婚、不婚、不生子情況嚴重,更何況是學歷較低、家世不好的,或因這波各行業前往中國發展而被資遣的藍領階級,轉業不易,加上富者奢華刺激,誘惑犯罪,甚至因..而吸毒、偷、搶、殺人,一部份原因是社會因素,非純粹是個人問題,因此有必要實施抑制貧富愈發擴大趨勢的政策,以挽救面臨崩裂的家庭與社會。
失業者從事原有行業安分守己,卻因職場遷往中國或倒閉,轉業不易,這是非戰之罪,或因剛從學校畢業,一時找不到適當工作,這些失業者是社會重要資源,除少數好逸惡勞、好吃懶作外,政府直接僱佣好處多多:
1. 領取微薄薪資,不可能儲蓄也不可能用在國外,當月消費於社會,增加消費人口,致使 景氣改善。
2. 社會治安提昇,暴力減少,精神病患減少。
3. 鞏固家庭,夫妻離婚減少,子女教育完成,家暴減少。
4. 充實政府機能,政府在食品檢查、環境保護、逃稅追討,甚至法律案件等等,往往因部門人手過少,執行不力,曠日廢時,如能引入失業人口,必能大為改善。
辨法:
1. 各級政府以基本工資依勞基法直接僱佣失業者,上下班打卡,加以訓練,輔導工作。
2. 鼓勵、督促名牌廠商自願代政府對豪華行為課徵慈善稅(功德稅),強化名牌慈善正面形象,在中央政府成立專責機構,由NGO團體與公正人士組成委員會主責,專款專用於社會輔助計劃。對豪華行為課稅,對有能力享受豪華的富人而言,並不會增加負擔,且又可做善事,增進貧富之間的和諧。
3. 上市櫃公司依據員工福利金的提撥比例,同樣比例設立「社會責任金」(公司有獲利情況下才徵收),在中央政府成立專責機構,由NGO團體與公正人士組成委員會主責,專款專用於社會輔助制度。
士農工商各自奮鬥,但是我們社會少了「人生馬拉松的補給站」,在M型社會經濟壓力下,婚姻、家庭、制度瓦解,以前靠親族接濟,如今自顧不暇,甚至M型社會變遷下,各社福團體僧多粥少,個案又多,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資本社會都市居民精神緊繃,容易引起疾病,賺多一些錢,後來錢拿去看醫生、買藥,「只賺了疼痛」,得不償失。
中產階級在不肖財團的威脅利誘下,不自覺地罹患「斯德哥爾摩症」而對社會冷漠,甚至為財團來搖旗吶喊,這是一方面幻想提昇為財團,時時刻刻處於競爭的心態,另一方面許多中產階級及中小企業在財團工作或是與財團有生意關係。
位在金字塔中層的中產階級及中小企業,重大疾病或意外失業或倒閉,很有可能淪為下層,因此,推動社會輔助制度是符合廣大的中產階級及中小企業的切身利益,更是最有效的社會保險。
直接對未成年就學、就養與失業者就業輔助的社會輔助制度,絕非救濟,更不是社會福利,而是社會最重要的投資,一個失業者經過輔助,上了軌道後,其對社會的投資報酬率,數以百倍!
實施社會輔助制度,必然三年有成! Read Mo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